84農業(yè)網

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中心 > 菌類種植 > 金針菇種植技術

冷庫金針菇反季節(jié)栽培技術

84農業(yè)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夏季利用閑置冷庫進行反季節(jié)栽培金針菇,場所好、效益高。一般每個冷庫可容納3萬袋,每袋裝1斤干料,投資9角左右,可出菇0.6斤,每袋純利潤1.5元左右,每庫一個周期可獲純利潤4.5萬元。該模式深受廣大菇農歡迎,現將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栽培季節(jié)

一般于秋冬季栽培,到第二年春季結束,如果冷庫有控溫設備,可不受季節(jié)限制,周年進行生產。

二、培養(yǎng)料的配制

(一)配方(1)棉籽殼92%,麩皮5%,石膏1%,過磷酸鈣1%,尿素1%(2)棉籽殼88%,玉米粉9%,石膏1%,過磷酸鈣1%,糖0.5%,尿素0.5%。(3)玉米芯80%,麩皮18%,石膏1%,磷酸二氫鉀0.5%,糖0.5%。(4)雜木屑73%,麩皮25%,石膏1%,糖1%。

(二)拌料

拌料應選擇晴天或陰天的上午進行,培養(yǎng)料含水量達到65-70%為宜。

三、裝袋、滅菌與接種

拌好的培養(yǎng)料要當天裝袋,以防變質,然后及時進行滅菌(常溫滅菌)

接種室提前進行消毒,滅好菌的栽培袋冷卻到20-23℃時進行接種,然后轉入培養(yǎng)室進行發(fā)菌培養(yǎng)。

四、發(fā)菌期管理

1、調節(jié)溫度。發(fā)菌期溫度控制在18-25℃。

2、控制濕度。嚴格控制培養(yǎng)室的空氣相對濕度在70%以下。

3、通風換氣。要保證室內空氣流通,滿足菌絲生長對氧氣的要求,應每天進行通風1-2次,每次20-30分鐘。

4、弱光培養(yǎng)。菌絲生長不需光線,門窗應盡量用報紙或窗簾進行遮光。

5、定期翻堆。翻堆可使堆內菌袋位置得到調整,進行氣體交換,排出堆內廢氣,并能及時發(fā)現雜菌污染的菌袋并及時處理。每7-10天翻堆一次,將堆內外,上下菌袋位置互換,并重新碼好。翻堆過程中將門窗打開,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發(fā)現雜菌浸染的菌袋應及時進行處理。

6、解袋折口。培養(yǎng)半月左右,菌絲已長至培養(yǎng)料的一半,此時氧氣不能滿足菌絲生長的需要,應將袋口松開,并將袋口拉直,然后向下對折約2厘米,此時不再碼堆,可單層排放于菌室或出菇房架上繼續(xù)進行發(fā)菌培養(yǎng)。

五、出菇管理

1、降溫催蕾。當菌絲長滿料袋達到生理成熟后,應將溫度降至15℃左右,使菌絲在低溫刺激下盡快轉入生殖生長。當料面出現淡黃色液滴,預示不久即將出菇。

2、適時抑蕾。當菌袋料面現蕾后,再培養(yǎng)5-10天,即可形成針尖狀成叢密集菇蕾,這時應將袋口敞開拉直,并將袋口向外翻折2-3次至近料面,通過對流的干燥風橫吹,使菇蕾失水萎蔫倒伏。一般倒伏后第三天,可明顯看到從菇柄的基部重新長出密集的菇蕾,且長度一致,如果3-4天后仍無新的菇蕾出現,手觸摸已萎蔫的菇蕾有剌感,則可輕噴水一次,并覆蓋塑料膜保濕。

3、適時拉袋。抑蕾結束后,當新形成的菇蕾長至4-5厘米高時可拉直袋口,目的是增加袋內二氧化碳濃度和空氣相對濕度。

4、子實體生長期管理。抑蕾結束后,子實體逐步進入快速生長期,應加強溫、濕、氧、光等諸方面的綜合管理。溫度控制在12-18℃范圍內,空氣相對濕度80-90%,為了抑制菌蓋生長,促進菌柄伸長,可適當提高袋內二氧化碳濃度,一般每天通風1-2次,每次約20-30分鐘,光線主要是進行弱光培養(yǎng)。

84農業(yè)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

精彩圖片

閱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