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農業(yè)網

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中心 > 蔬菜種植 > 黃瓜種植技術

大棚春黃瓜“高、密、稀、落”栽培的技術

84農業(yè)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大棚春茬黃瓜,因產量高,效益好,種植面積較大。但生產中,因黃瓜植株生長量大,常造成前期苗小、苗稀閑置土地,后期植株枝繁葉茂,使田間通風透光不良,造成了植株徒長、早衰,產生大量化瓜而減產。為解決這一難題,筆者采取了"高、密、稀、落"的栽培方法,較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具體的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高畦整地。采取高畦覆膜整地措施。整地前,每畝施優(yōu)質農家肥5噸,二銨15 -20千克 ,碳酸鉀 100千克 ,作 130厘米 畦,其中畦面寬 80厘米 ,畦溝上寬 50厘米 ,下寬 25厘米 ,畦高25 -30厘米 ,畦上設1個上寬 30厘米 、下寬 15厘米 、深8 -15厘米 的暗灌溝,畦上覆地膜增溫、降溫、保墑。

2、合理密植。在覆好地膜的高畦上,暗灌溝兩側按15 -20厘米 株距定植,畝保苗5000-6700株。這是提高早期產量,增加總產量的關鍵技術措施。

3、疏苗稀植。⑴引蔓上架:可采用撕裂膜吊蔓上架,撕裂膜上端出30 -50厘米 ,以備后期落蔓用。上架方法是連續(xù)上架2株留1株不上架,再上架2株留1株。⑵摘心疏苗;對不上架植株,在長有10-12片葉時摘心,促其結瓜。此株可結瓜4-5條,全部是早期產量,可提高早期產量50%以上,摘瓜后拔秧。待上架植株長至120 -150厘米 高時,根據市場行情,將其中1株摘心,促其結瓜上市,穩(wěn)定中期產量,結瓜后拉秧。經過2次疏苗,保留株距可達45 -60厘米 ,增強了田間通風透光能力,抑制了病蟲害的發(fā)生。

4、落蔓管理。黃瓜生長中后期,受病蟲等多種因素影響,植株下部葉片黃化,失去光合能力,出現無瓜區(qū)。植株上部頂棚。為使植株能繼續(xù)生長結瓜,采取落蔓,即將植株整體下落,讓植株上部有一個伸展空間繼續(xù)生長結瓜,將下部無瓜光禿區(qū)盤壓在根部周圍。落蔓時,使植株保持12-15片功能葉片,同時使蔓距棚膜保持 40厘米 左右,此法能有效地延長黃瓜生育期,黃瓜的總產量可提高30%以上。

5、水肥管理。灌水施肥均在畦上膜下暗灌溝內進行。此法能有效降低棚內空氣濕度,抑制病害發(fā)生。追肥以腐熟稀大糞或稀餅肥水為主,配合化肥,結合澆水,隨水施入。其他管理,如育苗、整枝打杈、病蟲害防治等項管理,均與常規(guī)栽培相同。病蟲防治堅持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藥劑防治以粉塵法代替噴霧法,做到勤觀察,早發(fā)現,早用藥,及時防病治病。

84農業(yè)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

精彩圖片

閱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