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農業(yè)網

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中心 > 蔬菜種植 > 辣椒種植技術

線辣椒主要害蟲種類與防治

84農業(yè)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據調查,隴縣線辣椒發(fā)生的主要害蟲有:蚜蟲、煙青蟲和棉鈴蟲、甘藍夜蛾、茶黃螨、地下害蟲等,現(xiàn)將其生活習性與防治介紹如下。

1主要害蟲種類

1.1蚜蟲:主要是桃蚜和甘藍蚜,屬同翅目、蚜科。生活習性及為害:喜歡群居葉背、花�;蚰矍o上,吸食植株汁液,分泌密露,被害葉部變黃,葉面皺縮卷曲,嫩莖、花梗被害呈彎曲畸形,影響開花結實,植株生長受到抑制,甚至枯萎死亡。除吸食汁液為害外,還可傳播多種病毒病。

1.2煙青蟲和棉鈴蟲:俗稱青蟲或鉆心蟲,屬鱗翅目、夜蛾科。生活習性及危害:兩種害蟲在形態(tài)和生活習性都很相似,均為鉆蛀害蟲。以幼蟲蛀食花蕾、花、果為主,成蟲白天潛伏在葉背,雜草叢或枯葉中,晚上出來活動,卵產在嫩葉、嫩莖、果柄等處。孵化后為幼蟲為害嫩葉、嫩莖,2齡后開始蛀果,在近果柄處咬成孔洞鉆入果內食果肉和胎座,遺下糞便引起果實腐爛,并有轉果為害等習性,l頭幼蟲可為害3-5個果,造成大量落果或爛果。一年中4-6月羽化為成蟲,7-9月是為害線辣椒的高峰期。

1.3甘藍夜蛾:以幼蟲食葉為害,屬鱗翅目、夜蛾科。生活習性及為害:該蟲有群聚、夜出、暴食的習性,以幼蟲做土室化蛹越冬,翌春4月中旬開始羽化,越冬成蟲主要產卵在辣椒葉背面,初孵幼蟲為害取食葉肉,造成透明為害狀,3齡幼蟲為害后造成穿孔,3齡后食量大增,除為害葉部外,還取食嫩莖,嚴重時吃光葉肉僅留葉柄。嚴重影響辣椒植株生長,7-9月間是為害高峰,影響線辣椒的座果、產量和品質。

1.4茶黃螨:屬蜱螨目,喜群居,在植物幼嫩部位以刺吸汁液為害。生活習性及為害:茶黃螨蟲體甚小,肉眼看不見。集居在植株的幼嫩部位刺吸汁液,以致嫩葉、嫩莖花蕾、幼果不能正常生長,受害葉片增厚僵硬,葉背呈油浸狀,漸變黃褐色,葉緣向下卷曲、皺縮,受害的嫩莖變黃褐色,扭曲畸形,植株矮小叢生,以致干枯禿頂,落花落果。果柄和果皮變褐、果實生長停滯變硬,失去商品價值,7―9月份為害嚴重。

1.5地下害蟲:主要是小地老虎、蠐螬、螻蛄為常見地下害蟲。生活習性及為害:啃食和咬斷線辣椒根部和莖基部,致使辣椒生長減弱或死亡,形成缺苗斷行。同時地下害蟲的為害,為各種土傳病害的入侵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以4-5月對幼苗為害嚴重。

2防治措施

2.1物理防治:在小地老虎成蟲和甘藍夜蛾發(fā)生期,推廣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達到降低田間害蟲落卵量,壓低蟲口基數的目的。

2.2化學防治:蚜蟲發(fā)生危害可噴施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等;煙青蟲和棉鈴蟲,以2-3代幼蟲危害最重,在卵孵化盛期至3齡幼蟲期6月下旬一7月中旬用藥,可噴施48%樂斯本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甘藍夜蛾用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或48%樂斯本乳油2000-3000倍液,茶黃螨發(fā)現(xiàn)蟲害及時用藥,可選用73%克螨特乳油1500-2500倍液,或25%菊樂合劑乳劑1000-2000倍液;地下害蟲在為害盛期用炒香麥麩或菜籽餅500克加90%敵百蟲晶體100克制成毒餌誘殺,或用90%敵百蟲晶體800-1000倍液灌根。

84農業(yè)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

精彩圖片

閱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