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84農業(yè)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缺硼癥狀主要表現為:上年秋梢葉片黃化,難以轉綠,老葉葉尖呈褐黃色,葉片中脈腫大,主側脈木栓化破裂;花器發(fā)育不良,畸形花、露柱花多;幼果畸形,果實偏小,質地硬,表面凹凸狀,果實剖開發(fā)現果心和果頂有褐色膠狀物,中果皮海綿層特厚,是同期正常幼果的1~3倍。大部分幼果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脫落,僅存的少量大果亦在8~9月因裂果嚴重而基本無收。
柑桔缺硼的原因甚多,概括起來,約可分為絕對缺乏與相對缺乏兩類。絕對缺乏即成土母質本身含硼量較低、因淋溶作用而損失以及隨作物的收獲而被帶走。相對缺乏即土壤本身并不一定嚴重缺硼,但卻常因一些其他原因,引起果樹缺硼癥的發(fā)生,其中較主要的因素有高溫干旱或降雨過多以及施用氮、磷、鈣過多。
柑桔缺硼癥的防治,大體上可分治本和治標兩類。治本措施一是采用抽槽換土,多施有機質肥,既活化底層土壤原有的硼,又再充分利用隨雨水淋溶而進入底層,被吸附于土壤膠體表面的可溶性硼,這是解決硼問題的必由的治本之路。特別是在商品硼肥供應困難條件下,這一措施更顯得突出重要。二是因地制宜,慎選植地。紫色頁巖所分化的紫色土類,具有較高的肥力,缺素現象較少發(fā)生,應充分的加以利用�;◢弾r風化的鼓眼砂等含硼量低,較易缺硼的土類,就應進一步放大行距,搞好抽槽改土,大種綠肥等。必要時,還應補施硼肥。治標辦法一是直接施硼。直接將硼酸或硼砂施入柑桔根際,特別是將硼肥混入人糞尿中,使硼溶解后,用液肥施入根際,則效果更好。一般成年柑桔樹,每次追施硼肥宜100~150克,輕病樹可酌量減少,一次施用不宜過多,以免引起硼害。施用時,最好在樹冠垂直投影內的樹盤上,先扒開表土,以看見部分樹根為度,再將硼肥在距主干數寸至1尺以外的樹盤上環(huán)狀或盤狀均勻施入,施后最好覆蓋部分有機質肥,然后蓋上表土。通常根際施硼可2~3年一次,缺硼嚴重的樹,可每年施1~2次,直至治好為止。二是根外噴硼。在高溫干旱而又缺水的地區(qū),液施較困難時,可在早春大量新葉展出的前后,采用根外噴硼的方法。新葉展出后的噴硼濃度以0.3%~0.4%較好,在新葉展出前的早春,可采用0.5%~0.8%濃度,夏秋溫度較高時的新葉發(fā)生后,可采用0.2%~0.3%,如無新葉,可采用0.3%~0.4%。為了防止藥害的發(fā)生,可在硼液中加0.5%的生石灰。根外噴硼每年可進行1~2次。噴硼天氣,最好選擇陰天或晴天的早晚溫度較低,濕度較大時進行。三是防止過多施用氮磷鈣肥。特別是土壤有機質含量低的地方,更應充分注意,以免破壞各類肥料間的生理平衡。四是保持土壤適宜的濕度。在尚未采用抽槽換土,增施有機質肥等措施,而土層又較粘重瘠薄的地方,一旦夏秋之交出現缺硼而又比較干旱時,宜及時進行灌溉,最好還應結合在樹冠下進行覆草防旱,以保證接近地面的大部分根系,較多地吸取土壤硼肥,減輕缺硼程度(最好結合施硼)。在商品硼肥缺乏,一時又難于解決的情況下,樹盤較厚地覆蓋青草綠肥,并施以適量人糞尿,加速綠肥分解,亦可減輕缺硼為害。
84農業(yè)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