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中心 > 特種養(yǎng)殖 > 蟾蜍養(yǎng)殖技術
84農業(yè)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蟾蜍俗稱癩蛤蟆,是經濟價值很高的藥用動物。蟾酥是治療疳病、癰疽、諸瘡之要藥,是多種名貴中成藥的主要原料,蟾衣是治惡腫等疑難雜癥的天然良藥,干蟾和膽均可入藥。蟾蜍肉質細嫩鮮美,營養(yǎng)豐富,需求量大,是極有開發(fā)價值的保健佳品。江、浙、滬地區(qū)不少養(yǎng)蟾專業(yè)戶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積極開展人工養(yǎng)蟾,對滿足醫(yī)藥的需要,人們對蟾肉的需求以及對保護蟾蜍野生資源,保護環(huán)境,維持生態(tài)平衡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生物學特征
蟾蜍常棲息在濕潤的石頭下、洞穴內、草叢中、水溝邊,也能長期在陸地不到水中生活,白天潛伏,黃昏開始覓食活動,特別在陰雨天或雷雨過后更活躍。冬季多在水底或泥土中、爛草堆內棲眠。2月天氣轉暖,出驚覓食。體長5厘米(一年)性成熟,3月~4月間產卵于水田、水溝、池塘的水草上,年產卵5000枚--10100枚,成活率80%。蟾蜍卵呈黑色,一次產卵量5000枚左右,卵小,卵徑1.5毫米左右,一般呈雙行排列在管狀膠質卵帶內,卵帶長可達幾米,纏繞在水生植物上。蝌蚪生活在水坑、溝渠內,吞食藻類或群集在動物尸體上攝食。蟾蜍以捕食害蟲為生,適應性很強,無論水田、泥沼、坡地和林地都能繁衍,而且極耐旱。
二、飼養(yǎng)管理
1.養(yǎng)殖場的修建
可利用池塘、水溝及路旁低洼地建場,水宜靜,水深中等,有一定密度的雜草,四周圍墻高1米左右,進出水口用鐵絲網攔住。場內設產卵池、孵化池、飼養(yǎng)池,有草坪和菜地供棲息和取食。
2.繁殖種來源
①、一年四季都可捕捉蟾蜍,但驚蟄前后是捕捉的好時機,選擇個體大、發(fā)育良好、健壯無病、無損傷的作種,按3雌1雄搭配,受精率可達90%。
②、氣溫12℃~16℃是蟾蜍產卵季節(jié),大雨過后到稻田、池塘、水溝收集卵塊,放入孵化池內孵化,注意及時換水和調節(jié)光照,春末夏初氣溫較低,宜直接光照,盛夏要遮陰,18℃~24℃是孵化適宜溫度,經3天~5天可孵出蝌蚪。
3.飼養(yǎng)管理
剛孵化出的蝌蚪2天~3天內以卵膜為食,以后吃些碎屑和浮游生物,還可喂豬牛糞、麥(糠)皮、菜葉、豬血等。蝌蚪最適宜溫度為16℃--18℃,飼養(yǎng)蝌蚪的水質要清新,但可放些腐熟的有機肥料。放養(yǎng)密度,剛孵出的每平方米2000只~4000只,20日齡的每平方米500只~1000只,30日齡的每平方米200只,蝌蚪長大后要及時分類疏放,以利于生長發(fā)育。
蝌蚪一天喂食2次,池水保持0.2米~0.4米深,以防蝌蚪曬死,雨后及時排水,若水質惡化應換新水。蝌蚪經兩個月變?yōu)橛淄�,開始水陸棲生活,幼蛙每平方米放養(yǎng)30只~100只,并按大小分池飼養(yǎng),成蛙每平方米不超過40只,飼養(yǎng)一年后的蟾蜍可作種繁殖。
禁止農藥、化肥、石灰流入場內,及時捕滅天敵。過冬環(huán)境要安靜,四周堆放一些干稻草,池內保持一定的水位,以防凍死或干死。
4.食料來源
①燈光誘蟲;
②合理搭配種植品種;
③堆積雜草生蟲;
④繁殖蚯蚓和蠅蛆。
三、蟾蜍的加工
1.蟾酥的采取
用清水沖洗蟾蜍體表泥土后放入采集缸中,蓋上有孔蓋,將大蒜或辣椒摁入口中,使分泌物增加。用左手執(zhí)蟾蜍將其頭朝下,右手用鍍鋅夾鉗,適當用力擠壓耳后腺和皮膚腺,將擠出的白色漿液滴入玻璃器皿內,過濾去雜后的漿液涂于玻璃板上曬干或烘干即為蟾酥。加工時防止蟾酥濺人眼鼻,一旦濺入,用茶水或紫草汁洗患部,可消毒消腫。
2.干蟾的加工
將活蟾蜍剖腹除去內臟連同下顎及腹一并去掉,將體腔撐開曬干,再放入烘箱上用炭火烘,最好放入密閉室內用硫磺熏。不烘熏,則易發(fā)臭。
3.蟾衣的采集
將蟾蜍停食,使其饑餓入眠,濕度控制在50%--60%,即可自然蛻皮。當蟾蜍蛻完三條腿時,立即用手把它抓起來,輕輕將剩余部分拉下,將其口扒開,把吃進口中但還沒有來得及咽下的部分,一起輕輕拿出來,即是一張完整的蟾衣。蛻皮后立即投喂高蛋白蟲類,7天左右能形成新的皮層,再保養(yǎng)7天左右又可蛻皮。此法可避免用藥物刺激蛻皮而對蟾蜍和蟾衣產生不利的影響。
84農業(yè)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