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養(yǎng)蠶與農作的矛盾日趨突出,如何以較低的勞動強度,較短的時間投入而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已是當前蠶桑生產的一個發(fā)展方向,9月下旬―10月上中旬是晚秋蠶飼養(yǎng)期,正是農忙時節(jié),又與中秋蠶套養(yǎng),增加蠶病感染機會,加之桑葉易老化,含水率較低,對蠶生育不利。下面主要以如何省力為主說一下在實際操作中的技術措施。
一、小蠶現(xiàn)在還是以塑料薄膜一日兩回育為主
1.方法。從收蟻開始到三令結束,塑料薄膜一日兩回育的蠶座面積比一日三回育大30%-40%,在各令盛食期達到最大蠶座面積,每區(qū)最大蠶座面積分別為一令0.16平方米,二令0.4平方米,三令0.96平方米。切葉大小與三回育一樣,給桑量比一日三回育增加30%―40%的桑葉,要求給桑均勻,1、2令全防干,上蓋下墊,3令半防干,只蓋不墊。
2.給桑時間。一般選擇在上午8時和晚上8時,看蠶給桑,以蠶座內留有少量桑葉為度,以一張蠶種為標準,各令給桑量分別是一令1.5kg,二令4kg,三令18kg,要注意超前擴座,適時止桑,餉食。餉食后4-6小時再補一次桑,給桑要厚薄均勻,防止鉆沙蠶,減少蠶頭影響產量。
于中晚秋蠶經常套養(yǎng)在同一室中,如中秋蠶稍有病害,會傳染給晚秋蠶,其后期會暴發(fā)蠶病,嚴重減產。所以要特別注意嚴格消毒防病,除了做好蠶前消毒外,還應在每次給桑前及各令的餉食前用石灰或1%的防僵粉進行蠶體蠶座消毒,發(fā)現(xiàn)病蠶及時淘汰,投入石灰缸,不喂病蟲葉,污染葉,防止鼠害,防止農藥中毒。有條件的話最好可以村民組或自然村集中共育小蠶,做到專室、專具、專人飼養(yǎng),嚴格消毒,確保稚蠶期無病菌感染。
三、大蠶從省力化養(yǎng)蠶角度來說主要是條桑育
飼養(yǎng)方式一般有蠶臺育、地蠶育、斜面地蠶育三種。
1.蠶臺育即不用蠶匾養(yǎng)蠶,而是用竹片等編織成寬1.2―1.5m、長度適宜的簾子放在蠶架上,蠶架一般搭五層,層間距40cm左右,蠶架用具須粗實,綁扎須牢固。利用蠶臺養(yǎng)蠶,可以節(jié)省成本,加快喂蠶速度,節(jié)省除沙用工,提高養(yǎng)蠶工效,降低勞動強度。
2.地蠶育就是將蠶放在地上飼養(yǎng),有喂葉快、不要除沙,省工省力,提高蠶室利用率等優(yōu)點。
3.條桑斜面地蠶育每張蠶種約需20平方米的養(yǎng)蠶地面,一般蠶室可搭2-3排蠶座。搭置方法為:在蠶座的兩頭和中間分別疊磚35cm左右,磚上一支竹竿,每排蠶座寬1m。開始斜放枝條時,蠶座地面寬度掌握在50cm左右,以后隨著喂葉量增加逐日向兩邊延伸。兩排蠶座間須留35cm左右的人行道,以利操作�?繅Φ囊幻嬉部刹扇涡泵嬗�。斜面地蠶育呈立體狀,蠶糞及病、弱蠶都落在地面,可減少病菌感染機會,有利蠶作安全。
三、飼育要點
1.一般在五令餉食2-3次后改為條桑育。
2.桑品種一般應選用技條勻,細直,節(jié)密的品種,小蠶期不采用,以免梗多葉少。
3.給桑進橫豎一致,不要交叉,呈川字型,蠶座平整,條桑基部和梢端要間隔排列,粗細搭配。
4.掌握適當?shù)慕o桑次數(shù)和給桑量,一般每晝夜給桑三次,盛食期枝條盡量排列靠緊。
5.蠶臺育時給桑前半個小時撿去已食盡的粗枝條,減輕蠶架負擔。
6.每天或隔天撒一次新鮮石灰粉進行蠶體蠶座消毒,如有僵病及時用防僵藥劑,5令第1,3,5,7日添食氯霉素等藥劑防細菌病,2,4,6日體噴或添食滅蠶蠅,上蔟前添食蛻皮激素時加配氯霉素和滅蠶蠅混合液能有效的預防死籠繭和蛆孔繭。
7.見熟前1―2天改用片葉,使蠶座平整,防止條里繭。
8.秋蠶剪條時,如養(yǎng)兩秋蠶,一期秋蠶摘葉時,經摘得整齊,高度盡量一致,剪伐后,每根枝條應留葉2-3片,同時頂芽必須有葉片,使其繼續(xù)進行光合作用,積累養(yǎng)分充實枝條和冬芽,讓其自然脫落,可防止冬芽秋發(fā),留條一般80―110cm,長勢差的留短,強的留長。
9.做好升溫工作。晚秋蠶飼養(yǎng)期氣溫漸低,從飼養(yǎng)至上蔟均需升溫。上蔟期,尤其在上蔟后3天內,室內溫度應達24-25℃,這樣結繭快、繭層率高,同時調節(jié)好蔟中溫度,減少棉次繭。
10.注意葉質。加強桑園肥水管理,適時追施速效肥或葉面噴氮,提高桑葉產量和質量。桑葉現(xiàn)采現(xiàn)喂,減少貯藏時間,防葉失水。老化的桑葉可適量噴清水飼蠶,但要注意防止蠶座潮濕。
84農業(yè)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