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84農業(yè)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五味子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的漿果,適生區(qū)域廣,南北皆宜,因主產于東北地區(qū),故又常稱北五味子,以果實入藥,具有益氣斂肺、滋腎溫精、生津止渴之功效,藥用價值及經濟價值較高。近年來隨著其加工、應用范圍的擴大,國際貿易量連年增加,產品價值穩(wěn)中有升,發(fā)展前景十分廣闊,在生產中,五味子種苗十分緊缺,加快種苗生產迫在眉睫。苗木繁殖可用播種、扦插及壓條繁殖,但生產上多以種子繁殖為主,根據本人育苗實踐,現將育苗技術簡要介紹如下:
一、采種及種子處理
當年8月中旬左右,選擇粒大飽滿成熟度(變紅)基本一致的種子采摘,果粒用清水洗掉果肉,漂去秕粒后用0.1―0.3%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浸泡約一小時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在室內陰干一周時間,每天翻動一次,后與3倍潔凈的細沙混勻露藏至陰涼干燥。深度不超過40cm的坑內。如果種子較多,可在坑內每隔50cm用竹棍或玉米桿扎成捆做“排氣孔”,沙子保持一定濕度(手握成團而不滴水為宜),上蓋凈沙20cm。貯藏過程每月檢查2―3次,若發(fā)現種子霉變發(fā)熱,應立即翻窯消毒或轉點另藏。沙藏至翌年三月下旬,檢查是否有種子裂口,若開始裂口可適當增大沙子含水量并上下翻動,若沒有裂口,可用搭塑料拱棚的辦法提高溫度,當種子有三分之二裂口時,即可開始播種。
二、苗圃地選擇及播種前準備
由于五味子種粒小,出苗難,故苗圃地宜選擇在交通方便、地勢平坦、水源充足、排灌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地塊,苗圃地應在土壤凍結前深翻,以利于疏松土壤,殺蟲滅菌。在播種前約半個月,為防止發(fā)生苗木病蟲害,結合整地每畝施入進口呋喃丹10公斤、多菌靈5公斤、復合肥10公斤,打碎土塊,撿去所有雜草石塊,耙平地塊。
三、播種
待上述準備工作完成后,即可開始播種,通常采用高床育苗,床高20cm,床寬120―150cm,過道20―25cm,行距15cm,溝深約5cm,每畝用種量8―12公斤,覆土厚度均勻一致(約1.5―2cm),然后蓋好草簾,澆足水,搭上遮陽網。
四、田間管理
當出苗率達到約三分之二時,揭去草簾,及時松土除草,鋤草要做到“鋤早、鋤小、鋤了”,同時為了防止苗木葉枯病,在苗木展葉后噴1:1:100波爾多液,每周噴一次,連噴2―3次,當幼苗長至5―6片葉子時,可將過密地塊在陰雨天蘸漿移栽,并及時遮陽澆水。施肥主要用N肥進行葉面噴肥,濃度1―2%每半月一次,約噴施5―6次。當苗木長至約30cm高時,對生長過旺的苗木應及時摘心,促進苗木粗壯生長。立秋后氣溫逐漸降低,在陰雨天揭去遮陽網,同時停止施N肥,每隔7―10天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2―3次,促進苗木木質化。
84農業(yè)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