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84農業(yè)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1、根腐�。⒖莶。0Y狀:香椿幼苗期表現(xiàn)為芽腐、猝倒和立枯,大苗表現(xiàn)為根莖和葉片腐爛�;继幤幼�?yōu)轸骱稚^而變?yōu)楹诤稚�,流水腐爛,難以自愈。病株生長發(fā)育遲緩,中期落葉,重者可引起死亡。
防治:適時間苗,防止苗木過密,培育壯苗。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用石灰(每穴0.5~1千克)處理根穴,或用50%代森鋅800倍液澆灌。防治病菌出圃,對出圃苗木用5%的石灰水或0.5%的高錳酸鉀溶液沒根15~30分鐘,清水洗凈后定植;選擇高燥、排水良好的林地種植,防止林地漬水;發(fā)現(xiàn)病株晴天可用1%波爾多液或50%代森銨1000倍液噴灑根基處;雨天可在苗間撒草木灰,每667平方米75千克左右。
2、葉銹病。癥狀:香椿葉銹病主要危害葉片,夏孢子堆生于葉片兩面,散生或群生,黃褐色,突出葉面。冬孢子堆多生于葉片背面,呈不規(guī)則的黑褐色病斑,散生或相互合并為大斑,突出葉背。感病植株長勢緩慢,葉斑很多,嚴重時引起早期落葉。
防治:冬季掃除病枝與落葉,進行焚燒;于發(fā)病初期,用0.2~0.3度石硫合劑噴灑,每15天1次,每667平方米用量100千克左右。
3、干枯病。癥狀:多發(fā)生于幼樹主干。首先在樹皮上出現(xiàn)梭形水漬狀濕腐斑,繼而擴大,呈不規(guī)則狀。病斑中部,樹皮裂開,流出樹膠。當病斑環(huán)繞主干一周時,上部樹梢枯死。
防治:注意種源,加強管理,就地選擇無病株留種,或從環(huán)境條件相似的地區(qū)調種。對幼樹合理增施磷、鉀肥,嚴防氮肥過多。對林旁、道旁的樹干涂白或混交其他樹種遮蔭,防止日灼或凍裂;發(fā)病時用70%托不津2000倍液噴灑。剝除患處樹皮,并涂以氯化鋅甘油合劑或10%的堿水。
二、主要蟲害及其防治
1、芳香木蠹蛾。癥狀:幼蟲30~50條蛀入韌皮部與木質部之間,從較大的洞孔里向外排出糞便,出現(xiàn)流膠和流水現(xiàn)象。在溫度高的7月份,受害處開始腐爛,并流出帶有腥臭味的白沫液體。
防治:撬開受害皮,即可發(fā)現(xiàn)幼蟲或孔道,對隱藏深處的幼蟲可鉤出消滅。將已腐爛的樹皮挖除,并用石灰涂抹傷口。7~8月份于幼蟲侵入孔附近涂抹50%殺螟松乳劑,或用50%磷胺乳劑稀釋2~2.5倍毒殺幼蟲,也可將藥劑注入孔道殺之。6~7月份羽化期間,用燈火誘殺成蟲。伐去被害嚴重的植株,燒毀。
2、褐邊綠刺蛾(青刺蛾)。癥狀:幼蟲吃葉肉留表皮,被食葉片變成枯黃膜狀,成蟲食全葉,僅留少量葉脈。
防治:成蟲有趨光性,燈火誘殺有良好效果。在初齡幼蟲時噴灑馬拉硫磷1000~2000倍液,亞胺硫磷1000~1500倍液,敵敵畏2000倍液。
3、云斑天牛。癥狀:幼蟲蛀食樹皮,外面可見樹皮隆起,縱裂,有木屑排出。然后危害木質部,先作水平方向蛀入樹干中心,后向上蛀食,孔道內充滿纖維狀木屑。越冬成蟲5月份飛出,咬食嫩枝、樹皮,以補充營養(yǎng)。
防治:云斑天牛:產卵部位低明顯可辨。在產卵和孵化初期及時檢查;清除洞內木屑,殺死其中幼蟲,捕殺成蟲,清除排泄孔內木屑注入氧化樂果、敵敵畏,再用泥封住排泄孔。
4、鋸鍬甲。癥狀:幼蟲在地面以下啃食樹皮,成蟲多在地表樹干基部取食樹皮,傷口不愈合,流水、流膠,易感染真菌病或誘惑金針蟲引起腐爛。受害植株樹勢極度衰弱,嚴重時整株枯死。
防治:扒開樹根周圍土壤或在樹動里捕捉幼蟲或成蟲,于根部灌入氧化樂果800~1500倍液毒殺幼蟲。
5、草履介殼蟲。癥狀:若蟲和雌蟲用刺吸式口器吸吮1~2年生枝條的汁液,造成植株生長不良,椿芽產量下降,枝條干枯,重者整株枯死。
防治:利用其產卵集中特性,將卵塊挖出毀掉�;计谇宄龢淦�、樹洞、土壤中的蛹。在若蟲上樹前,在樹干0.6~1米處涂以10~15厘米寬的廢機油隔離帶。若蟲上樹后,噴50%的磷胺乳劑1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此外保護草履介殼蟲的天敵大紅瓢蟲也能取得很好效果。
84農業(yè)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