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84農業(yè)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紫花苜蓿是草食牲畜的理想飼料
紫花苜蓿被譽為“牧草之王”,其營養(yǎng)價值極高,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均高于一般青貯飼料。青刈紫花苜蓿含水分76.9%、粗蛋白質4.8%、粗脂肪0.8%、粗纖維7.5%、無氮浸出物7.7%、鈣0.57%、磷0.05%。lkg青苜蓿含胡蘿卜素60--70mg、b11.5mg、b24.6mg、煙酸18mg、泛酸11.2mg。越冬第一年的紫花苜蓿當1/10的植株開花時收割,1公頃產干草7554kg,粗蛋白質含量21%;1/2的植株開花時收割,1公頃產干草8280kg,粗蛋白質含量16.62%。紫花苜蓿干草粗蛋白質的含量為玉米籽實的2--2.6倍,而且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可補償玉米色氨酸、蛋氨酸和賴氨酸的欠缺,還能補償一般精飼料礦物質和維生素的不足。因此,大量種植紫花苜蓿是解決草食牲畜青飼料問題的重要途徑。
二、紫花苜蓿在我國南方未大量種植的原因
紫花苜蓿適宜在氣溫25℃左右,半干燥氣候,地下水位不高,灌溉條件較好的情況下生長。如果天氣炎熱、濕度較大則不能正常生長,特別是水漬對其危害很大,連續(xù)水淹24小時以上就會導致其死亡。我國南方春末夏初氣溫為20℃--30℃,但為陰雨季節(jié),易導致紫花苜蓿受漬死亡;夏季及初秋,由于酷暑也易導致紫花苜蓿死亡。因此,紫花苜蓿一直未在我國南方大面積種植。
三、紫花苜�?商追N在三毛楊樹下
西洞庭管理區(qū)2002年種植三倍體毛白楊(簡稱“三毛楊”)5900畝,2003年發(fā)展到3萬畝。栽種三毛楊的間距較大,每畝僅栽110株,且冬春兩季三毛楊落葉,停止生長。因此,三毛楊林中可套種紫花苜蓿。去年我區(qū)在三毛楊樹下套種紫花苜蓿50畝獲得成功,今年發(fā)展到1000多畝。炎熱季節(jié),三毛楊枝繁葉茂,正好為紫花苜蓿遮蔭避暑;進入深秋后,三毛楊落葉,紫花苜蓿因此能正常進行光合作用。在地里深開溝瀝水,可為紫花苜蓿營造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紫花苜蓿4月初至6月上旬可大量收割,而此時正是南方牧草青黃不接的時候,從而可發(fā)揮重要的作用。中共常德市委副秘書長、國內著名牧草專家石成林考察西洞庭在三毛楊樹下試種紫花苜蓿成功后,稱贊西洞庭的成功是我國南方種草養(yǎng)畜業(yè)的一次革命,將有力推動常德市畜牧業(yè)的發(fā)展。
此外,西洞庭人還把紫花苜蓿與玉米套作在一起,也取得了同樣的好效果。
1.粗細整地。紫花苜蓿種子小,播前要深耕細耙,保證田塊平整,上松下實,以利出苗。
2.適時播種。一般選擇春播和秋播,長江流域以3--4月或9--10月播種為宜,9月播種最好。由于新鮮紫花苜蓿種子硬度高,為提高發(fā)芽率,播前應將種子與砂混合揉搓或將種子用磨米機碾磨一次,也可以播前曬種2--3天或用50--60℃的溫水浸泡15分鐘到1小時。此外,為防止菌核病,播種時可用比重1.00:1.03--1.10的鹽水選種,也可噴施多菌靈,以消除種子混雜的菌核。每畝用種量0.75--1.0kg,以條播為主,行距20--30cm;也可撒播、點播、育苗移栽,肥沃地以行距50--70cm的寬行播種為佳。播種深度:濕潤土壤以1.5--2cm,干旱土壤以2--3cm為宜。
3.中耕除草。紫花苜蓿苗期生長緩慢,極易叢生雜草,應勤鋤地除草。每年越冬前、早春返青及每次刈割以后都要集中松土除草。
4.施足底肥。播種前要施足基肥,畝施有機肥4000--5000kg或復混肥75--100kg,每年越冬前或返青前再畝施有機肥2000kg或復混肥50kg。每次刈割后,要及時澆水,追速效肥。
5.及時灌溉和排澇。灌溉條件好的地塊,在干旱或炎熱的夏季,及時進行澆水,可顯著提高單產和飼草的品質;在干旱或寒冷的冬季,進行冬灌能提高土溫,使紫花苜蓿安全越冬。若連續(xù)降雨過多,應及時排除積水,以保持土壤通氣良好。
6.適時刈割和收種。紫花苜蓿作為青飼料適宜的刈割期是在第一株花出現(xiàn)至1/10的植株開花,根莖上又長出大量新芽時,秋播的紫花苜蓿一般到次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開始刈割,之后每隔35--42天刈割。6--7月份分批采收成熟的種子。若以生產種子為目的,南方多雨年份以2--3茬留種為宜。最后一次刈割,應在當?shù)仄骄趤砼R前4星期。若遇夏天氣溫偏高或冬天氣溫偏低時,要停止刈割,如發(fā)生倒伏或根部已長出大量新芽時,應及早刈割。
84農業(yè)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