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中心 > 特種養(yǎng)殖 > 養(yǎng)蠶技術
84農業(yè)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制種室的準備制種房屋通風良好,切忌窩風,附近不能有臭氣味,要有對面窗戶。
制種室及用品消毒干凈,用生石灰水粉刷,用具放入制種室內,用3%甲醛藥液噴霧,密閉消毒24小時,室溫25℃。
種繭出窖種繭出窖要在氣溫較低的傍晚或早晨進行。
穿繭、掛繭種繭運到暖繭室后,要將繭薄攤在繭床內或蠶筐中,敞開前后窗戶,晾繭排潮,繭皮晾干開始穿繭、掛繭。穿繭時要斜穿繭衣,繭蒂向外又稍向下傾斜,串緊碼實,呈六棱形,不要傷害蛹體,每串200粒。繭串行距30~40厘米,串距10厘米。繭串下端距地面50~70厘米。分品種穿、掛。
暖繭溫、濕度調節(jié)暖繭要求自然溫度,最適溫度為18~22℃,相對濕度75%~80%,通風良好,防陽光直射繭串,通小風,無不良氣味。室溫低于16℃關窗,高于25℃通風降溫。
降溫措施地面灑水,窗前搭遮蔭棚;繭串少量噴水,高溫時繭串平放地面。
捉蛾晾蛾翅膀稍長時,及時捉蛾,先出先抓,雌雄分開。雄蛾懸放在筐蓋下面,70厘米的蛾筐,每筐放80~100個,雌蛾晾在繩上,以兩蛾不相碰為宜。
交配取當夜交配,雄蛾雙翅頻頻振動,筐內沙沙有聲,雌蛾翅膀展開,蛾臍時時突出,為交配適時。一般在晚上10~11時。在交配前,應震動蛾繩兩三次,使雌蛾充分排尿,以免在交配中開對。交配時將裝有雌蛾的筐提起0.5米高向地面一震,迅速開蓋,將雌蛾撒入筐內,數量為雌蛾的80%,迅速蓋筐蓋翻轉幾次,使雌蛾均勻分布在筐內,30分鐘后第一次提對。
晾對、拆對雌蛾在上,雄蛾在下,距離以蛾對間不相碰為宜。溫度10~20℃,光線均勻,空氣新鮮,無震動,通微風,防鼠、防貓。第二天下午2時左右拆對,兩手指抓住雄蛾,一個手指輕按雌蛾腹部。
選蛾雄蛾選2遍,雌蛾選3遍。第一次是在出繭殼后,等蛾翅稍伸展,邊捉蛾邊進行選蛾,把卷翅、禿頭、畸形、短腿、水肚等劣蛾選掉。第二次是在交配前和提對時進行,將血液混濁、渣點多以及背脈管有紅、黑杠的蛾淘汰后再進行交配。第三次是拆對后精選母蛾。選擇體型端正、體色鮮艷、健壯活潑、鱗毛整齊、血液清晰、脂肪飽滿、成熟卵多、有筋力和無紅、褐色渣點及無紅、黑褐色杠子的母蛾。
產卵拆對留選的母蛾剪去蛾翅和足的2/3產后卵。產卵紙四邊折起,放70~80只蛾。溫度22~22℃,相對濕度75%。產卵一晝夜后,移至另一產卵紙上再產卵。第二次產卵,一張產卵紙內約放250只蛾。產卵紙上應標明產卵批次、日期及數量。
控卵產卵后48小時進行,溫度4~7℃,7天之內。入窖前在中間溫度停留4~6小時,控卵窖保溫、干凈。
催青采用自然溫度催青,防止日光直射卵面。防高溫悶熱、防鼠害。催青室通風良好,無不良異味。催青時要求室溫20~22℃,相對濕度應略大些(75%~90%)。催青時溫度高于26℃要采取降溫措施。身體帶有農藥氣味的人員禁止進入催青室,催青室應消毒。
卵面消毒在出蠶前一天進行,用3%甲醛藥液消毒,配比:一瓶(500克)36%甲醛加5500克水,配成3%甲醛消毒液,消毒液溫度25℃,消毒時間30分鐘。
84農業(yè)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